念佛之分歧
问:师父慈悲,弟子一直以为念佛最简单,但是又看到很多分歧,而且都在引经据典。虽说信不退,还是有点蒙圈。请师父开示。
答:念佛一法,佛难说众生难信,历来不乏疑谤者。所以,唐代善导大师依弥陀释迦之愿之教,著《观经四贴疏》立净土宗,楷定古今之疑杂,明佛大愿,畅佛本怀。念佛无疑无虑无诤,万修万人去。
今念佛之分歧,多在以他宗余教释善导大师之楷定。比如:专念还是杂行?往生必定还是往生不定?一生了道还是远种善根?直入报土还是三辈九品?等等。看似分歧很多,祖师大德早已多次判教厘清:易行道难行道;他力法门自力法门;净土门圣道门……
印光大师依善导大师之楷定,把执持名号判为特别法门,余门皆通途法门。
印光大师说:净土法门,其大无外,全事即理,全修即性。行极平常,益极殊胜。良由「以果地觉,为因地心」,故得「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」。于一代时教中,独为特别法门,其修因证果,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。
减劫浊世,知见浑浊,佛弟子当依祖师之判教,或在圣道门,或在净土门,各行其道。既不用通途教义质疑念佛法门,也不用念佛之特别法门,问难通途教法。世尊说:“其国不逆违,自然之所牵”。无诤无疑,方得大利。
但凡开宗立教,必有不共之法利益众生。用共法圆融不共法,以通途教法衡量念佛特别法门,必起诤议,无有是处。
世尊劝诫后人:依了义,不依不了义。
南无阿弥陀佛。
—— 一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