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无门,入者自知。
这几年回答过不少问题。收集起来,修枝去叶,删繁就简,留下百条。直白念佛,正念直来,心安理得矣。
一念 南无阿弥陀佛
01
问: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第十七愿:“设我得佛,十方世界无量诸佛,不悉咨嗟称我名者,不取正觉”。
答:咨嗟是赞叹的意思,悉是全部。称弥陀名,即赞叹弥陀,归命弥陀,名取正觉,亦名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02
问:念佛一法,佛说:升道无穷极,易往而无人。印光大师说: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念佛人如何会通?
答:名号即佛,称念自归——升道无穷极。
生者决定生,去者实不去——易往而无人。
03
问:师父每天怎么念佛?
答:默念(心念心听),行住坐卧,念念不舍。
04
问:有人说,出声念佛是自利利他,不出声念只是自利。弟子愚昧,这样讲对吗?
答:名号是自他不二法门,但念弥陀,尽度一切众生。
05
问:凡夫念佛能得念佛三昧吗?
答:没有人不在三昧,没有人不能成佛。但肯放下一切疑惑,止息思量,虔诚归命念佛,自然了知此事。
06
问:念佛怎样摄心?
答:作意摄心是妄上加妄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,佛号清清楚楚,绵绵密密,自然蒙光摄。
07
问:什么是实相念佛?
答: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是实相念佛,念佛实相。
08
问:我出去一个多月,家里佛堂没有人照顾怎么办?
答:佛堂在自己心里,念佛是真实不虚的供养佛,皈依佛,南无佛。
09
问:我今年有时心里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,特别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家里时,不知何故?
答:无常之世,烦恼之身,人人自危。唯念佛人有归依处。相续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安于平淡,隐于佛光,一切恐怖,为作大安。
10
问:一边抄经、一边念佛可以吗?
答:专与杂,是善根福德因缘决定的。
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佛说执持名号,善导大师说念念不舍,是教众生一心专念。
11
问:初学者怎样才能如理如法的修学呢?
答:称名念佛如一切理,归命弥陀如一切法。
12
问:师父为什么只说念佛不说持戒呢?
答:不用我心,唯一念佛,是持一切戒;唯一念佛,没有我心,即戒品清净。
13
问:念佛法门,有说有次第,比如三辈九品;有说没次第,直入报土。请师父开示。
答:名号没次第。私心自用,论功夫、境界、觉受、修证,落次第;以果地觉为因地心,止息思量,不用我心,唯一念佛,没有次第,直入报土。
14
问:祖师说念佛时大声见大佛,小声见小佛。那么默念是不是就不见佛?
答:祖师随顺众生多有方便开示,佛弟子当从方便处入门,不二处了道。
善导大师说“唯有念佛蒙光摄”,不论大声小声,金刚持或默念。
15
问:“生佛一体”是圣道门的知见吗?
答:生佛一体是佛教的根本知见。十方如来称之为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16
问:念佛人如何理解“不悟而修,盲修瞎炼” ?
答:修者自修,是者自是。“修”是通途法门,“是”是念佛法门。
17
问:念佛人如何修福报?
答:凭一己之力,修福报,消业障,断恶修善者,还算不上一个老实念佛人。
确定自己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行者,确定自己是“执持名号”者,确定念佛是正定之业,则十方如来护念,观音势至为其胜友,善根福德因缘仅次于弥勒。
18
问:念佛人如何处理念佛中遇到的具体问题?
答:问题即疑,疑则不生。放下问题,回到佛号,是为老实念佛。
19
问:什么是实相?
答:佛言祖语,无不指归实相。净土宗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为实相,可念、可忆、可印证。所以,念佛三昧是三昧之王,念佛人是三昧行者。
20
问:念阿弥陀佛和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区别吗?
答:阿弥陀佛是一佛名,与八十八佛,与三千佛,与无量诸佛没有差别。南无阿弥陀佛是众生成佛的一个法门,千经共宣,万论指归,十方如来护念,万修万人去。
21
问:这几天弟子将念的佛号回向给冤亲债主,莲友跟我说,你自己身体不太好,回向给你自己再说。他说的对吗?
答:老老实实念佛,归命弥陀,一雨普润,兰艾齐荣,一念咸收,邪正俱济。是真实不虚的无缘大慈,同体大慈。
22
问:我们念佛人要念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吗?
答:没有释迦如来四十九年的教化,我们不会知道我们是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的生死凡夫;没有释迦如来把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名号咐嘱我们,我们无始劫去也不会有出离之缘。
真诚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就该信受世尊的教言,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。
23
问:师父,我深感活在这世间,苦不堪言,常常会有孤独寂寞感,感觉这生活很没意思,唱着佛号曲子都会痛哭,泪流满脸。
答:孤独寂寞是人生的本色,皈依的心就是从这里生发的。
24
问:师父,我虽然念佛,还是烦恼习气一大堆,总想要多念佛,可我总是忙忙碌碌,不能定下心来念,很苦恼。边干活边念佛,都是散念,常常还会打失掉。
答:初入佛门,大多数是这个样子,不必气馁。发心尽形寿执持名号,念念不舍,坚定而缓慢的念下去,总有一天会把佛号念熟,会观察到烦恼习气的虚妄,也就是佛说的照见五蕴皆空,自然悟入佛之知见,转烦恼为菩提,智慧福报现前。
25
问:怎样才能看懂佛说的经典呢?
答:皈依佛,佛如是说,众生如是闻,如是信,依教奉行,久而久之,自然明了如来真实义。
26
问:念佛往生是他力法门,有经典依据吗?
答: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中说:“其国不逆违,自然之所牵”。自然之所牵是他力。
27
问:一时是什么意思?
答:一时即当时,一切时。竖穷三际,横遍十方。
非一时,不见佛,不入佛之知见。
28
问:一念是什么意思?
答:一念一时同义。现前一念即佛。了知这一念,融入这一念,狂心顿歇。
29
问:师父,我常看的几个学佛公众号被封了,为什么?
答:佛法本来稀有难遇,一但泛滥,功利化,鸡汤化,与佛法与社会无有是处。
劫浊见浊,佛弟子不搅浑水,不添噪音。念佛人当回到佛号,静默持名,护持佛门清净与社会安宁。
30
问:念佛有果地因地的差别吗?
答:念佛法门,所有的差别都是众生的自局其分。若有自力他力的分别,就有因地果地的纠结。无诤守愚,老实念佛,理明行直见弥陀。
31
问:不管我们问什么,师父为什么总是说念佛呢?
答:已经念佛了,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
是佛念佛,念佛是佛是佛教的全部意义。三藏十二部无不导归念佛,执持名号总持八万四千法门。
离开念佛,没有佛法。
32
问:师父您好!请问每天念佛三万声以上与念几千声现在有什么区别?往生后有什么区别?
答:数字是时间迁流的次序,是因缘果报的轮回,是生灭法。
时间的本质是如如不动,经典中说“一时佛在”,“无量光寿”。非一时不见如来,非无量寿没有归处。
因此,念佛一法,只问佛号在不在,不论念的多与少。文殊菩萨说“经中虽有一念十念,唯念佛往生也”。
33
问:他发脾气的时候,我心里特别害怕,何况在家里我从来不敢念佛。可他总是因一些小事扯到念佛上来。我该怎么办,请师父开示。
答:不要摆念佛人的架子,不要自视念佛高人一等,不要念佛给别人看,不要以念佛度众生的名义打扰别人,不要当救世主。念佛人要默持名号,随缘尽责,安于平淡,隐于佛光。
34
问:虽说鹤长鸭短,众生总要有个依凭才好安心念佛,请师父开示。
答:弥陀立名无量寿,就是方便众生依凭,释迦如来指方立相也是方便众生依凭。
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即是依凭名号,随順名号,印契名号,归命名号。
35
问:觉明妙行菩萨开示念佛方法说:“必使声缘於心,心缘於声,声心相依,久久不失,则入忆念三昧”。我的问题是:念佛时心声如何相依?忆念三昩是念佛三昩吗?
答:佛号清清楚楚,绵绵密密,即是心声相依,如是行持,称之为南无念佛人,三昧行者。
36
问:念佛时心声如何相依?
答:念佛的心与声相依即是归命。用佛号的声音把注意力集中起来,注意力是佛号,佛号是注意力,清清楚楚,绵绵密密,即是心声相依。
37
问:师父方便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所有的法门都是念佛法门?
答:如来唯说念佛。是佛念佛,念佛是佛。念佛的意思是念头是佛,即心即佛。净土宗把念佛也叫名号、归命、往生、成佛等,都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意思。
世尊因病施药,开八万四千法门,归根结底,方便多门,归元不二。归即南无,元即弥陀净土。
38
问:人是有思想的,如果完全依教奉行,和被洗脑有什么差别呢?
答:迷者自迷,觉者自觉,自己的脑子别人洗不了,就像自己的业别人消不了。
佛说:“阎浮众生,举心动念,无非是罪”。众生的脑子,洗或不洗,皆轮回业。
39
问:听播经机佛号我注意力比较集中,可是老带机器老充电挺麻烦的,我在想如果没有播经机,佛号自动现前那就不用这么麻烦跟着念就好了。
答:听别人念,听念佛机念是外道。
佛说“执持名号”,说“好持是语”,是教我们自己念佛。
善导大师说:“唯有念佛蒙光摄”。自己念佛的声音,是佛是光。蒙光摄是消业、归命、往生、断烦恼、了生死、成佛道。
40
问:为什么要念佛?怎样念佛?
答:众生念念不息,不念佛则念烦恼,念生死,念轮回。
念佛有无量义,有多少法门,就有多少解。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是弥陀本愿,释迦本怀,是念佛的根本义。
41
问:黄帝内经说:独立守神,是养生之至道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?怎样才能“独立守神”?
答:心不外驰,意不贪恋,谓之独立;归命自性,应无所住,谓之守神。
“独立守神”行者,当念弥陀名号,自归无量光寿,道家谓之“和其光同其尘”是也。
42
问:印光大师说:“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,成佛尚有余裕”。请问师父,怎样才能把佛号念熟?
答:不要把念佛神秘化,宗教化。平淡自然,就像呼吸一样,只要守住,总能念熟。
43
问:有师兄一直劝我,学佛要依古人不依今人,这种说法对吗?
答:世尊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。
今天的法师,是以后的古人。以前的古人也会乘愿再来。所谓古今,境缘而已。
大道至简,平常心是。不故弄玄虚,不自设障碍,但尽凡心,不求圣解。若不践行,都是戏论。
44
问:怎么理解众生念佛就是佛念众生?
答: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。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是一体的,南无和阿弥陀佛是一体的。
45
问:一个弘法利生者,障在一句名号上,不知如来藏心,怎能让众生走上解脱之路?
答:标榜自己知如来藏心,而不知名号即佛,妄想教化众生解脱,是为魔事。
46
问:不闭关念佛不知道,止语太难了。师父,有什么办法教我们止语吗?
答:直接障碍念佛相续的是散心杂话。一个喋喋不休的人,不可能佛号念念不舍。
话唠是是非之人,是烦恼炽盛。只有念佛久了,才知道什么是废话,废话是怎么来的。
老实念佛人,佛号时常观照自己的念头。静默安祥,世人皆不识,别有一天堂。
47
问:师兄说,学佛人每个起心动念,都要想到全世界每一个众生的苦难。可是我真的做不到,我该怎么办?
答:虚假之心,杂毒之善是魔业。
佛弟子当把善恶、净秽、迷悟等身口意业干净彻底的投归到名号中。
48
问:心太乱了,根本念不成佛。师父慈悲,开示弟子,怎样才能摄心呢?
答:佛说执持名号,善导大师说念念不舍,印光大师说背尘合觉。这些都是念佛摄心的方法。
祖师说:“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;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”。初入佛门,要勉强自己多念佛。久而久之,乱心渐息。
49
问:念佛也要皈依吗?
答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皈依是回头之发心,念佛是归命之行持。
木有火性,不能自燃,须借他火,燃己烦恼。
众生欲了生死,必须至诚皈依三宝,至诚依止善知识,至诚南无阿弥陀佛。
50
问:我念佛好几年了,别的习气没那么重,就是贪财,知道不好,又控制不住。
答:不要苛求自己,过凡夫的日子,念弥陀名号,一切刚刚好。
51
问:念佛法门既然是易行道,还需要闭关吗?
答:净土宗的祖师,几乎都有过放下杂缘,关起门来,专心念佛的经历。
念佛法门,易行难信。信在名号中,不执持,不昼夜束心专复专念佛,很难生起至心信乐。
减劫浊世,众生根机与祖师比,相去甚远,若能生起闭关专念的心,也有闭关专念的因缘,我劝同修还是一心专念一段时间为好。
52
问:怎样理解“正定之业”?
答:善导大师说,一心专念,弥陀名号,行住坐卧,念念不舍,是正定之业。
正业能护汝,定业必往生。
53
问:念观音圣号也能往生弥陀佛净土吗?
答:佛弟子为什么不听佛说呢?阿弥陀佛的本愿是:“若人念我,称名自归”。释迦如来说:“汝好持是语,持是语者,即是持无量寿佛名”。
释迦如来说,观音势至是念佛人的胜友。祖师说,观音势至如影随形护佑念佛人。不念弥陀,与观音势至无缘。
54
问:知见不正,念佛能往生吗?
答:凭知见,正与不正都不能往生。唯随顺南无阿弥陀佛得生。
55
问:上品上生是往生的最高品位吗?
答:品位是顺众生根性方便说,乘弥陀大愿,正念直来,得生报土。
佛在阿弥陀经里说:“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,其中多有一生补处”。
一生补处者超越品位。
56
问:佛在哪部经里说过,念佛就是发菩提心?
答:佛在《佛说无量寿经》里说:“其有得闻,彼佛名号,欢喜踊跃,乃至一念,当知此人,为得大利,则是具足,无上功德”。
俱足无上功德之念佛,不仅是发菩提心,也是圆菩提果。
57
问:彻悟大师说六字名号,是阿伽陀药,无病不治;是摩尼宝珠,无愿不满。我念佛十几年了,为什么不受用呢?
答:佛法的功德,是离生死成佛道之真实大利。念南无阿弥陀佛,出离生死,治一切病,归命弥陀,满一切愿。
58
问:师父,有一个我很讨厌的人跟我生活在一起,他很容易惹我生气,我一生气就砸东西,过后又十分懊悔,手机眼镜都砸碎了好几次,怎么办啊师父?
答:夫妻是缘,逆缘顺缘,无缘不聚。随顺业力,——比如摔手机眼镜什么的,甚至会有更过激的造作,伤人害己。
阿弥陀佛誓愿用名号度众生,世尊劝我们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这六个字,是清净的,无始本有,不生不灭。我们念这六个字,业缘不能染污,相续念这六个字,业缘不会现报。
偿试发愿,念佛一万个小时,每天计时,日日增上。印光大师说,无尽烦恼,不难顿断;无量法门,自然证入。
59
问:师父,念佛怎样记时? 我以往是计数念佛,走路上班的念佛都计数进去,一天才能到一万声。也经常看您的开示,如果计时念佛,每天工作干活走路的念佛是否也能计时进去呢?
答:念佛记数,是初机者对治懈怠的方便。一味计数下去,为赶数量,容易念的快,佛号不清楚。
如果计时,随处诸缘,随时随地,都好念佛。化整为零,把念佛融入工作生活,没有功课的压力,没有仪式的局限,如春风化雨,弥陀光明法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
60
问:以前的同修,现在很少念佛。她说,已经上了大愿船,往生必定。师父,是这样子的吗?
答:善导大师的教法是:一心专念,弥陀名号,行住坐卧,念念不舍。
于道场中,昼夜束心,相续专心,念弥陀名号,心与声相续。
勤修至无余(没有不念佛的时候),勤修乃至真(发得念佛三昧)。
世尊说:骄慢弊懈怠,不能信此法。所谓乘弥陀愿船者,必定是谦卑、静默、精进的念佛人。
61
问:恶缘现前怎样应对?
答:严持净戒,如理如法的打个佛七,一个不行,再打一个。以归命之心,执持名号,没有过不了的坎。
62
问:一念佛就困,尤其是跪在佛前念时,怎么办呢?
答:名号是往生之因,南无是得生之道。不在乎你怎样念,念的怎样。不要为难自己,怎样方便怎样念,怎样随顺怎样念。
63
问:师父,念佛法门的道风是什么?
答:道风是莲友共同修学过程中形成的风气。对初学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若能静默、止语、念佛,胜过清规戒律。
64
问:佛弟子如何种福田?
答:六祖惠能才到黄梅,五祖令其到槽厂随众作务。六祖问:“弟子自心,常生智慧。不离自性,即是福田。未审和尚教作何务?”
名号,即心即佛。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,即是不离自性。世尊说:当知此人,为得大利,则是具足,无上功德。
要不停地念佛,要把佛号念熟。一个成佛有余的念佛人,是真正的福田。
65
问:善导大师说:“正念直来,我能护汝”。什么是正念?
答: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念。达摩祖师说:“夫念佛者,当须正念。了义为正,不了义为邪”。
念佛法门,南无是了义,不南无的一切教法,皆为不了义。
66
问:念佛一定要念南无吗?
答: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说: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佛在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说:“愿生彼国(愿生即南无,彼国即阿弥陀佛)”。善导大师说:“言南无者,即是归命,亦是发愿回向之义。言阿弥陀佛者,即是其行。以斯义故,必得往生。”
不论修学哪个法门,不“南无”,不了生死,不成佛道。
67
问:怎样如理如法的行持世尊说的“乃至一念”?
答:一念生,念念生。一念不生,一直念下去,直到一念生。
68
问:念佛有会不会念的差别吗?
答:世尊说:“吾法念无念念……,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”。
随顺名号近尔,自局其分远乎。
69
问:我念佛很久了,深切体会到念佛的障碍就是疑惑和懈怠。怎样才算深信,怎样才能精进呢?
答:执持名号是深信,念念不舍是精进。
念佛法门,千说万说,横说竖说,两大根本不能违:一是执持,不执持尚未真信;二是南无,不南无无异外道。
70
问:违法破戒障碍往生吗?
答:净土宗的无上了义是念佛往生。障碍念佛,即障碍往生。
违法破戒,消福生祸,心身不安,是念佛的障碍。
71
问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。请师父开示。
答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和“烦恼即菩提”同义。佛说:“厌离烦恼,是为魔业”。故说过凡夫的日子,念弥陀名号,一切刚刚好。
72
问:师父,怎么理解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”?
答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这四句话存在心里,不求甚解。在念佛中,自会印证自己的知见和行持是否与佛相应。比如:善恶、迷悟、净秽、生佛等。
73
问:我们没见过佛,怎样如子忆母忆佛念佛呢?
答:佛说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”。想念佛能念佛,是佛忆念众生,也是众生忆念佛。
74
问:弟子现在经常感到疲惫气短,大部分时间都是嘴动不出声的念佛,这样可以吗?
答:法无定法,鹤长鸭短,方便自己就好。只要念的清楚相续,默念(心念)、金刚持、出声念都可以。
念佛和呼吸绑一起,时间久了,会胸闷气短。念佛只是单纯的念佛,不夹杂别的东西。
75
问:见性还不能了生死吗?
答:南无了生死成佛道,念佛人唯持名号,不谈见性。
76
问:“执持名号”是易行道吗?
答:行持则易,究理则难。
不论戒定慧,不论诸功德,只持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所以易。
不论道场市场,不论随处诸缘,行住坐卧都可念佛。所以易。
不论在家出家,不论愚智贫富,不论迷悟善恶,称名必归。所以易。
不断烦恼,即生了道,直入报土。所以易。
易不是懈怠的借口,易是不凭众生修为,但乘佛愿回家。
佛说:“?慢弊懈怠,不能信此法”。
77
问:师父,我念佛念很快,这样好不好?
答:念佛不图快,不贪多。一句一句的念,每一句都清清楚楚,比囫囵吞枣、心不在焉,更容易相续。
78
问:什么是往生?
答:南无阿弥陀佛(归命弥陀)是往生。弥陀净土是报土,所以,往生和成佛同义。
79
问:师父好,我朋友以前杂修,最近得知邪淫地狱果报害怕,死心塌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才两个月,说头上总有个南无阿弥陀佛声音不断,这现象正常吗?
答:念佛的念是正念,念佛的人是正常人,世尊称之为芬陀利华,善导大师赞为人中妙好人。
80
问:师父,“将此身心奉尘刹”是啥意思啊?
答: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意思。
奉是奉献供养,尘刹是虚空,是无量光寿。 把身和心彻底供养阿弥陀佛就是往生。
81
问:“经典无人说,虽智不能解”,与“无心领纳自然知”,这两句好像矛盾。请师父开示。
答:不能解是说不离文字相,自然知是说不依文字相。
82
问:请师父开示善导大师“念佛即是涅槃门”。
答:佛说:“十方佛刹土,唯有一乘法”。善导大师这句偈语,楷定念佛是一乘法,是成佛的法门。念佛不生弥陀净土,不直了成佛,有违佛愿。
83
问:师父,请问念佛念四字好吗?我是潮州人,用地方方言来念,可以吧?净土三经要多看吗?
答:佛说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用本地方言念佛甚好,容易念稳念熟。如果能安心念佛、老实念佛,先专心把佛号念熟,然后教理很容易通达。
84
问:打坐念佛有传承吗?
答:释迦如来就是在菩提树下打坐成道的。
善导大师偈曰:“一坐无移亦不动,彻穷后际放身光。灵仪相好真金色,巍巍独坐度众生”。是对打坐念佛的开示。
85
问:互联网限制佛教信息,会限制佛教的发展吗?
答:不要错把佛粉、佛系当佛弟子了。具行和尚,龙裤和尚,东瓜和尚及王痴头,黄打铁有这些担忧吗?
佛教的根基在本土,传承在本土,如来家业荷担者在本土。屏蔽外来的干扰和噪音,回到经典,回到寺院,回到三皈依,净化佛教生态,有百利而无一弊。
86
问:祖师说:念佛心。即是佛也。岂今时念佛。他时成佛哉。
弟子请教师父,所谓“即心即佛”是不是方便说,究竟来说还是到极乐世界后才能成佛。弟子愚痴,请师父开示。
答:往生成佛是方便说,即心即佛是究竟说。
87
问:请师父慈悲开示“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……”
答:见闻觉知,本然如此—— 即时即心即佛。
88
问:有信愿,没发菩提心,是不是也不能得生净土?
答:信愿在名号中,念则俱足;往生之心,成佛之念即菩提心,称名即是。
89
问:念佛念而无念怎么念?
答:执持名号。把佛号念熟。
佛说念无念念。古德说,念佛者无佛无我,即念而无念。
90
问:念佛人如何修心?
答:念佛人若存修心觉道之心,尚不明弥陀大愿,世尊本怀。但凡凭自心作意,出离无望,远种善根而已。
真修行人,是那些不修而修不行而行的老实念佛人。
91
问:念佛念到什么时候才算圆满?
答:名号是我们的本命元辰,没完没了,无有竟时。
未成佛前,念佛成佛;成佛之后,念佛度众。
92
问:念佛人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善知识?
答:放下疑惑,止息思量,唯一念佛者,知名号,识弥陀,真善知识也。具行和尚、东瓜和尚、王痴头者皆如是。
93
问:善根福徳因缘不是今生所修。那么,少善根福徳因缘的众生,今生解脱就无望了吗?
答:今生所修福德不成往生之因,往昔所修福德也不是往生之因。生弥陀净土的唯一正因是称念弥陀名号。
世尊说,乃至一念,则是具足无上功徳。称念弥陀名号的当下,善根福徳因缘具足,往生必定,成佛必定。
94
问:怎么知道念佛能消灾免难?
答:不念佛的人念业,业力相续,业相现前。念佛人佛光触照,现光明相,平和相,安隐相。
佛说:“和合相貌,灾祸本息”。
95
问:历来祖师大德都提倡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,师父为什么只说念佛?
答:不要把“深入经藏”错解为“遍入经藏”。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佛法无边,一门入门门入。
三藏十二部是名号之注解,念佛总持八万四千法门。一心念佛,念念不舍,是行深般若波罗蜜,是以凡夫心投佛觉海,是悟入佛之知见,是真实不虚的深入经藏。
96
问:祖师说歇即菩提,念佛法门为什么提倡行住坐卧念念不舍呢?
答:歇即菩提,应无所住,即心即佛等等,是名号功德。行住坐卧念念不舍,是回施名号功德为己功德。
97
问:念佛人怎样定日课?
答:佛说: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。
文殊菩萨说:经虽有一念十念之文,可云“念佛往生”也。
善导大师说:行住坐卧,念念不舍。
老实念佛人,随时随地,时处诸缘,都该念佛,都好念佛。
98
问:什么是“随时”?
答:丰干禅师,是阿弥陀佛再来。他用“随时”两个汉字,把世尊无上甚深微妙法尽说无遗。
一代时教,“随时”二字。随是入处,时是无量寿。随时者,即时即心即佛。知随时,乃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也。
99
问:师父会传法给弟子吗?
答:有个故事:日本经营之圣——稻盛和夫,小的时侯,父亲带他去拜访一位高僧,高僧告诉稻盛:“今生今世,只要还活着,每天都要说’南无阿弥陀佛,感谢!’”
高僧对稻盛和夫的父亲说:“只要这样做,这个孩子的人生就会很幸福。”
稻盛和夫说:“从那时开始一直到今天,自己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,从未间断过。果然,这的确是人生幸福的最大秘密。”
这就是一次简单成功的传法:传法的人是一位老和尚,接法的是小小的稻盛和夫。传的法是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行持的方法是念一辈子。果益是:有一个幸福的人生。
当然,念佛的无边利益,是不念佛的人无法体会的。
100
问: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是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吗?
答:南无阿弥陀佛有无量义,释迦如来四十九年说之不尽。
念佛人当知三义:一者往生之教,名号即往生;二者往生之行,称名自然归;三者往生之果,无佛亦无我。